「環境影響評估法第十六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請審議案。

提案人
黃秀芳
黃秀芳
連署人
羅美玲
羅美玲
王婉諭
王婉諭
林宜瑾
林宜瑾
賴惠員
賴惠員
邱泰源
邱泰源
陳瑩
陳瑩
陳秀寳
陳秀寳
羅致政
羅致政
賴瑞隆
賴瑞隆
蔡易餘
蔡易餘
湯蕙禎
湯蕙禎
劉世芳
劉世芳
江永昌
江永昌
王美惠
王美惠
賴品妤
賴品妤
莊競程
莊競程
洪申翰
洪申翰
議案狀態
交付審查
提案委員
原始資料
misq

環境影響評估法第十六條之一條文修正草案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第十六條之一 開發單位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或評估書審查結論公告後,並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開發許可之日起,逾三年始實施開發行為時,應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送主管機關審查。主管機關未完成審查前,不得實施開發行為。 為前項之開發行為時,開發單位應向主管機關與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陳報開發日期。前述機關應確認其是否有持續進行之開發行為。 第一項開發單位提出環差報告經主管機關完成審查通過後逾三年未開發,或七年內未有主體開發行為者,其原審查結論失其效力。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亦同。 第十六條之一 開發單位於通過環境影響說明書或評估書審查,並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之開發許可後,逾三年始實施開發行為時,應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送主管機關審查。主管機關未完成審查前,不得實施開發行為。
一、為使第一項中三年之規定在法律上有明確計算時間的基準,應同時自取得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開發許可之日起,與開發單位應向主管機關與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陳報開發日期兩者並行。爰修正第一項與增列第二項。 二、為杜絕開發單位之投機行為,對於超過一定年限未完工之開發案,其原審查結論、環境現況差異分析與對策檢討報告失其效力。爰增列第三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