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四條、第二十條及第二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請審議案。

提案人
孔文吉
孔文吉
連署人
曾銘宗
曾銘宗
吳怡玎
吳怡玎
葉毓蘭
葉毓蘭
林文瑞
林文瑞
廖國棟Sufin‧Siluko
廖國棟Sufin‧Siluko
陳玉珍
陳玉珍
李德維
李德維
翁重鈞
翁重鈞
張育美
張育美
鄭正鈐
鄭正鈐
許淑華
許淑華
賴士葆
賴士葆
鄭天財 Sra Kacaw
鄭天財 Sra Kacaw
魯明哲
魯明哲
萬美玲
萬美玲
徐志榮
徐志榮
議案狀態
三讀
提案委員
原始資料
misq

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第四條、第二十條及第二十五條條文修正草案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第四條 本條例所稱槍砲、彈藥、刀械、自製獵槍如下: 一、槍砲:指火砲、肩射武器、機關槍、衝鋒槍、卡柄槍、自動步槍、普通步槍、馬槍、手槍、鋼筆槍、瓦斯槍、麻醉槍、獵槍、空氣槍、魚槍及其他可發射金屬或子彈具有殺傷力之各式槍砲。 二、彈藥:指前款各式槍砲所使用之砲彈、子彈及其他具有殺傷力或破壞性之各類炸彈、爆裂物。 三、刀械:指武士刀、手杖刀、鴛鴦刀、手指虎、鋼(鐵)鞭、扁鑽、匕首(各如附圖例式)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查禁,非供正當使用具有殺傷力之刀械。 四、自製獵槍:指原住民為傳統文化、祭儀及非營利狩獵自用目的,無據為犯罪工具之意圖,由政府提供、其自行獨力或與人協力之制式或非制式槍枝製作完成,供作生活或文化祭儀所用之工具。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第四款槍砲、彈藥、自製獵槍,包括其主要組成零件。但無法供組成槍砲、彈藥、自製獵槍之用者,不在此限。 槍砲、彈藥主要組成零件種類,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但自製獵槍主要組成零件種類,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國防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告之。 第四條 本條例所稱槍砲、彈藥、刀械如下: 一、槍砲:指火砲、肩射武器、機關槍、衝鋒槍、卡柄槍、自動步槍、普通步槍、馬槍、手槍、鋼筆槍、瓦斯槍、麻醉槍、獵槍、空氣槍、魚槍及其他可發射金屬或子彈具有殺傷力之各式槍砲。 二、彈藥:指前款各式槍砲所使用之砲彈、子彈及其他具有殺傷力或破壞性之各類炸彈、爆裂物。 三、刀械:指武士刀、手杖刀、鴛鴦刀、手指虎、鋼(鐵)鞭、扁鑽、匕首(各如附圖例式)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查禁,非供正當使用具有殺傷力之刀械。 前項第一款、第二款槍砲、彈藥,包括其主要組成零件。但無法供組成槍砲、彈藥之用者,不在此限。 槍砲、彈藥主要組成零件種類,由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
一、第一項增定第四款自製獵槍之定義。 本條例第20條修正之立法過程觀之,其尊重原住民生活習俗,而將原住民自製槍枝之製造、持有等行為逐步除罪化。而為兼顧整體社會秩序,乃另外授權行政機關制定管理辦法。內政部乃於91年10月2日頒佈「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以下稱管理辦法)。該辦法原本並未針對自製獵槍做出法規定義,但100年11月7日該辦法卻增訂第2條第3款:「自製獵槍:原住民依傳統習慣專供捕獵維生之生活工具,由申請人自行獨力製造或與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原住民在警察分局核准之報備地點協力製造完成,其結構、性能須逐次由槍口裝填黑色火藥於槍管內,以打擊底火或他法引爆,將填充物射出。其填充物:係指可填充於自製獵槍槍管內,遠小於槍管內徑之固體物,如玻璃片、彈丸等,供發射之用。」此項新增自製獵槍之定義,與先前內政部87年6月2日臺87台內警字第8770116號函示說明幾乎完全相同。 然而本條例於90年修訂,增訂免除原住民持有自製獵槍之刑罰規定,主管機關卻將法律修正前之函示引為授權法規命令之內容,是否與立法修正之意旨完全相符,容有疑義。 且前述管理辦法中所列自製獵槍之定義,除依照立法理由列出結構、功能外,尚要求「自行獨力製造或與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原住民製造」、「警察分局核准之報備地點協力製造完成」、「逐次由槍口裝填黑色火藥於槍管內」等要件,顯然增加法律所無之限制,違反罪刑法定原則。 二、增定第三項但書規定,原住民自製獵槍其主要組成零件種類應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國防部及中央原住民族主管機關公告之。
第二十條 原住民未經許可,製造、運輸或持有自製之獵槍、魚槍,或漁民未經許可,製造、運輸或持有自製之魚槍,供作生活工具之用者,處新臺幣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鍰,本條例有關刑罰之規定,不適用之。但首次違反或基於傳統文化、祭儀及非營利狩獵自用目的,供作生活工具之用者,不罰。 原住民相互間或漁民相互間未經許可,販賣、轉讓、出租、出借或寄藏前項獵槍或魚槍,供作生活工具之用者,亦同。 前二項之許可申請、條件、管理、期限、廢止、檢查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國防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定之。 於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十四日本條例修正施行前,原住民依本條例之罪,受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者,仍得申請自製獵槍、魚槍之許可。 主管機關應輔導原住民及漁民依法申請自製獵槍、魚槍,並應定期至原住民族地區辦理相關講習宣導。 第一項、第二項情形,原住民自動報繳者,免除其處罰。 第二十條 原住民未經許可,製造、運輸或持有自製之獵槍、魚槍,或漁民未經許可,製造、運輸或持有自製之魚槍,供作生活工具之用者,處新臺幣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鍰,本條例有關刑罰之規定,不適用之。 原住民相互間或漁民相互間未經許可,販賣、轉讓、出租、出借或寄藏前項獵槍或魚槍,供作生活工具之用者,亦同。 前二項之許可申請、條件、期限、廢止、檢查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於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十四日本條例修正施行前,原住民單純僅犯未經許可製造、運輸、持有及相互間販賣、轉讓、出租、出借或寄藏自製之獵槍、魚槍之罪,受判處有期徒刑以上之刑確定者,仍得申請自製獵槍、魚槍之許可。 主管機關應輔導原住民及漁民依法申請自製獵槍、魚槍。 第一項、第二項情形,於中央主管機關報經行政院核定辦理公告期間自動報繳者,免除其處罰。
一、鑒於原住民槍枝因狩獵自用而遭查獲者,幸運者處行政罰鍰;不幸者得遭受刑事審判、身陷囹圄之殃。特增定但書,首次違反或原住民基於傳統文化、祭儀及非營利自用,而有獵捕、宰殺或利用野生動物之必要者,不罰。 二、為因應政府未來開放制式槍枝予原住民使用,衍生後續管理等問題;且對制式槍枝國內製造或逕向外國採購的問題;及其相關辦法之訂定期望能充分反映原住民族之意見,故修正第三項規定,主管機關應會同國防部及原住民族委員會訂定相關之管理辦法。 三、第四項修正,本條例施行前,因本條例受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確定者,仍得申請獵槍之許可,以保障原住民族之狩獵傳統及生活慣俗。 四、修正第五項,主管機關應定期至原住民族地區辦理相關講習宣導,以增強原住民狩獵槍枝之使用及保管規定之認知。 五、第六項刪除於中央主管機關報經行政院核定辦理公告期間之文字。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十二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本條例中華民國○年○月○日修正之條文,自公布日施行。 第二十五條 本條例自公布日施行。 本條例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十二日修正之條文,自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明定條例修正及施行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