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請審議案。

提案人
王定宇
王定宇
連署人
王美惠
王美惠
邱議瑩
邱議瑩
余天
余天
高嘉瑜
高嘉瑜
周春米
周春米
何欣純
何欣純
林宜瑾
林宜瑾
吳玉琴
吳玉琴
陳素月
陳素月
吳思瑤
吳思瑤
莊競程
莊競程
劉建國
劉建國
陳亭妃
陳亭妃
林楚茵
林楚茵
林淑芬
林淑芬
吳琪銘
吳琪銘
議案狀態
交付審查
提案委員
原始資料
misq

全民健康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對照表

修正條文 現行條文
第九條 除前條規定者外,在臺灣地區居留領有證明文件,並符合下列各款資格之一者,亦應參加本保險為保險對象: 一、在臺居留滿六個月。 二、有一定雇主之受僱者。 三、在臺灣地區出生之新生嬰兒。 前項居留證明文件,指臺灣地區依親居留證、臺灣地區長期居留證、臺灣地區居留證、臺灣地區居留入出境證、外僑居留證、外僑永久居留證。 第九條 除前條規定者外,在臺灣地區領有居留證明文件,並符合下列各款資格之一者,亦應參加本保險為保險對象: 一、在臺居留滿六個月。 二、有一定雇主之受僱者。 三、在臺灣地區出生之新生嬰兒。
一、為非本國籍人士加保資格更臻明確,第一項文字酌為修正。 二、現行法第九條就非本國籍人士,無論是外籍或中國籍(大陸)在臺灣居留期間,能否參加全民健康保險之資格條件,為列舉式之規定。保險主管機關就所謂居留證明文件之判斷,自不可獨厚或獨漏某一非本國籍人士,為不合理之差別待遇。2009年保險主管機關依據施行細則授權規定,以函釋公告放寬中國籍(大陸)人士投保資格,讓以非「居留」事由申請入境者:如探親(二)、(三)、(三)等(附表二請參考),亦取得加保資格。而非就非本國籍人士參加全民健保資格為通盤考量且已逾越母法授權,違反法律保留原則。 三、為避免保險主管機關濫權認定,除依照入出國移民法規定之居留證明文件之外,不應再授權保險主管機關自行認定,施行細則就「居留證明文件」定義規定應明定於母法較為妥當。爰於現行條文第九條增訂第二項如修正條文所示。
第十條 被保險人區分為下列六類: 一、第一類: (一)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之專任有給人員或公職人員。 (二)公、民營事業、機構之受僱者。 (三)前二目被保險人以外有一定雇主之受僱者。 (四)雇主或自營業主。 (五)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 二、第二類: (一)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職業工會者。 (二)參加海員總工會或船長公會為會員之外僱船員。 三、第三類: (一)農會及水利會會員,或年滿十五歲以上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 (二)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漁會為甲類會員,或年滿十五歲以上實際從事漁業工作者。 四、第四類: (一)應服役期及應召在營期間逾二個月之受徵集及召集在營服兵役義務者、國軍軍事學校軍費學生、經國防部認定之無依軍眷及在領卹期間之軍人遺族。 (二)服替代役期間之役齡男子。 (三)在矯正機關接受刑之執行或接受保安處分、管訓處分之執行者。但其應執行之期間,在二個月以下或接受保護管束處分之執行者,不在此限。 五、第五類:合於社會救助法規定之低收入戶成員。 六、第六類: (一)榮民、榮民遺眷之家戶代表。 (二)第一款至第五款及本款前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以外之家戶戶長或代表。 (三)符合前條第一項第一款規定,無職業且無法以眷屬資格隨同被保險人投保者。 前項第三款第一目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及第二目實際從事漁業工作者,其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由中央農業主管機關會同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被保險人區分為下列六類: 一、第一類: (一)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之專任有給人員或公職人員。 (二)公、民營事業、機構之受僱者。 (三)前二目被保險人以外有一定雇主之受僱者。 (四)雇主或自營業主。 (五)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自行執業者。 二、第二類: (一)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職業工會者。 (二)參加海員總工會或船長公會為會員之外僱船員。 三、第三類: (一)農會及水利會會員,或年滿十五歲以上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 (二)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而參加漁會為甲類會員,或年滿十五歲以上實際從事漁業工作者。 四、第四類: (一)應服役期及應召在營期間逾二個月之受徵集及召集在營服兵役義務者、國軍軍事學校軍費學生、經國防部認定之無依軍眷及在領卹期間之軍人遺族。 (二)服替代役期間之役齡男子。 (三)在矯正機關接受刑之執行或接受保安處分、管訓處分之執行者。但其應執行之期間,在二個月以下或接受保護管束處分之執行者,不在此限。 五、第五類:合於社會救助法規定之低收入戶成員。 六、第六類: (一)榮民、榮民遺眷之家戶代表。 (二)第一款至第五款及本款前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以外之家戶戶長或代表。 前項第三款第一目實際從事農業工作者及第二目實際從事漁業工作者,其認定標準及資格審查辦法,由中央農業主管機關會同主管機關定之。
一、新增第一項第六款第三目。 二、現行施行細則第八條第三項規定:符合本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如無職業且無法以眷屬資格隨同被保險人投保者,應以本法第十條第一項第六款第二目被保險人身分參加本保險。本席等認為,應於母法定之。爰於現行條文第一項第六款增訂之,並配合第九條修正酌作文字修正。
第二十七條 第十八條及第二十三條規定之保險費負擔,依下列規定計算之: 一、第一類被保險人: (一)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投保單位負擔百分之七十。但私立學校教職員之保險費,由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學校負擔百分之三十五,其餘百分之三十五,由中央政府補助。 (二)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目及第三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投保單位負擔百分之六十,其餘百分之十,由中央政府補助。 (三)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四目及第五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全額保險費。 二、第二類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六十,其餘百分之四十,由中央政府補助。 三、第三類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其餘百分之七十,由中央政府補助。 四、第四類被保險人: (一)第十條第一項第四款第一目被保險人,由其所屬機關全額補助。 (二)第十條第一項第四款第二目被保險人,由中央役政主管機關全額補助。 (三)第十條第一項第四款第三目被保險人,由中央矯正主管機關及國防部全額補助。 五、第五類被保險人,由中央社政主管機關全額補助。 六、第十條第一項第六款第一目之被保險人所應付之保險費,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補助;眷屬之保險費自付百分之三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補助百分之七十。 七、第十條第一項第六款第二目之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六十,中央政府補助百分之四十。 八、第十條第一項第六款第三目之被保險人及其眷屬應自付全額保險費。 第二十七條 第十八條及第二十三條規定之保險費負擔,依下列規定計算之: 一、第一類被保險人: (一)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投保單位負擔百分之七十。但私立學校教職員之保險費,由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學校負擔百分之三十五,其餘百分之三十五,由中央政府補助。 (二)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目及第三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投保單位負擔百分之六十,其餘百分之十,由中央政府補助。 (三)第十條第一項第一款第四目及第五目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全額保險費。 二、第二類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六十,其餘百分之四十,由中央政府補助。 三、第三類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三十,其餘百分之七十,由中央政府補助。 四、第四類被保險人: (一)第十條第一項第四款第一目被保險人,由其所屬機關全額補助。 (二)第十條第一項第四款第二目被保險人,由中央役政主管機關全額補助。 (三)第十條第一項第四款第三目被保險人,由中央矯正主管機關及國防部全額補助。 五、第五類被保險人,由中央社政主管機關全額補助。 六、第十條第一項第六款第一目之被保險人所應付之保險費,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補助;眷屬之保險費自付百分之三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補助百分之七十。 七、第十條第一項第六款第二目之被保險人及其眷屬自付百分之六十,中央政府補助百分之四十。
全民健保保費部分為政府提供補助,屬社會福利支出,其對象應限於本國國民,各國皆然。非本國籍人士在台灣居留期,即使例外允許其參加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應摒除於政府補助之列,繳交全額保費方屬妥當。因此應通盤檢討不同投保身分所涉及保費補助及負擔比例公平性問題,以維繫健保財務之穩健,爰增訂第一項第八款如正條文所示。
第一百零四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本法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二十九日修正之第十一條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公布日施行。 本法中華民國○年○月○日修正之條文施行前,已來臺就學,並依本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參加本保險之僑生及外籍學生,其保險費負擔依修正前條文計算,至該學位完成日止。 第一百零四條 本法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 本法修正條文,除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二十九日修正之第十一條施行日期由行政院定之外,自公布日施行。
新增第三項。為修正條文信賴保護之過渡條款,針對已納保之僑生及外籍生仍適用修正前之保費至其學位完成日止。